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報告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 成思危 (根據錄音整理)
今天跟大家共同探討經濟形勢的問題,我首先聲明今天我講的只是一個學者的觀察和思考,主要講三個問題:*,面對金融危機,我國為什么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第二,近期經濟形勢對我國的影響;第三,2012年我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我國為什么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自2008年開始的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危機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zui嚴重的一次危機。這次危機的發展是從次貸危機發展到債務危機,再發展到流動性危機,然后發展到信用危機。從范圍上講是從美國向世界各國擴散,從虛擬經濟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蔓延,造成了一次嚴重的性的經濟危機。
面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采取經濟刺激的辦法,我國也不例外,大家還記得2008年11月我們啟動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根據我的研究,如果沒有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的話,2009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只有2.4%。由于有了這個經濟刺激計劃,我們達到了9.2%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經濟刺激計劃的負面效應開始在2010年和2011年逐步顯現。
造成負面效應的*個原因是投資過高增長。2009年投資增長了30.1%,總量達到了22.5萬億元,幾乎占GDP的70%。2009年9.2%的增長里面8.7%是投資拉動的,消費的貢獻是4%。凈出口簡單說就是外貿的貢獻是負的3.5%。
這樣大量投資的負面效應是什么?*個負面效應是產能的過剩。根據有關方面的資料,我們24個產業部門中有21個產能過剩。第二個負面效應是庫存的積壓。產能過剩,外需減少,當然庫存積壓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但是庫存積壓的問題在我國GDP統計里面是體現不出來的。因為我國GDP的計算方法是生產法,而國外計算GDP多半是支出法或消費法。所以我國的GDP里面反映不出庫存積壓的問題。第三個負面效應是投資效益的降低。從一段時期來看,投資效益有一個zui簡單的衡量辦法,投資增加1%,從理論上說能拉動GDP增加至少0.5%,一般應該在0.7%以上,我國歷*zui高到過1.1%。但是從2009年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們的投資增長30.1%,GDP增長9.2%,投資效益是0.3%。當然投資效益的降低有原因,因為大量的投資投到了鐵路、公路、機場這些基礎設施上。這些基礎設施回報率比較低,有一些高速公路建起來沒有幾個車跑,當然基礎設施適度超前也是必要的,要不然開始的時候只建兩車道,發展起來還要再拓寬,但是過度超前就有問題。第四個負面效應是環境問題眾多。根據環保部統計的數據,2009年、2010年大大小小的環保事件發生的相當多,2009年幾個水電站沒有經過批準就動工,zui后被環保部勒令停建。
造成負面效應的第二個原因是貨幣供應的過量。貨幣供應過量對經濟影響是很大的,我們說是4萬億,實際上銀行的信貸在2009年這一年增加了9.6萬億,其中一季度增加了4萬多億,往后逐漸遞減。這么大量的貨幣供應產生什么樣的負面效應?
貨幣供應過量造成的*個負面影響就是有通貨膨脹的危險。實際上我在2009年6月就提出了警惕通貨膨脹這個問題,當時很多人不以為然,說CPI都是負的,有什么通貨膨脹的問題。CPI是負的,因為通貨在緊縮,就有人說別拿通貨膨脹來唬人了。但是我當時提出這個問題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當時發布的通貨膨脹的數據是同比,今年6月和去年6月比這是同比。由于2008年的通貨膨脹比較高,所以2009年顯得就比較低。同時,我們還要看環比。環比就是6月和5月比,這個數據現在統計局公布,以前是不公布的。如果看環比的話,在2009年3月環比就變成正的了,這說明4月比3月已經出現了價格總水平的上升。此外,2009年定的目標是5萬億,一季度就投放了90%,那么多貨幣進入流通,而實體經濟不能一下發展那么快,這樣就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危險。但是這中間有一個傳導期,一般是6個月到一年。根據我們國家的情況,在近幾年里,這個傳導期大概是8個月。到2009年11月份,環比、同比都是正的,大家都承認有通貨膨脹問題了。再者,在虛擬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情況下,貨幣的增加不一定馬上就進入到實體經濟,而是可能進入到房市、股市里去了,所以看不出來通貨膨脹。
格林斯潘就犯了這個錯誤,2001年到2004年的時候,他覺得通貨膨脹率很低,所以大膽降息,把聯邦利率從5.25降到2%,zui后降到1%,而且在1%這樣的低利率下維持了將近10個月。美國聯邦利率是一個主導利率。實際上他沒看到當時美國房市在急劇上升,所以房市吸收了大量的貨幣,貨幣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里,導致通貨膨脹看起來很低。但是一旦房價下跌,流動性馬上就突出出來了,這樣通貨膨脹很快就浮出水面,所以不得不把聯邦利率從1%又逐步提回5.25%。當然金融危機嚴重以后,為了刺激經濟再降低利率這是另外一回事。
我國2007年的時候通貨膨脹率也很低,所以央行覺得利率可以降了,實際上那年是股市吸收了大量的資金。那一年股市瘋漲,一直漲到6000多點,所以看不出通貨膨脹。但是2007年11月股市從6000多點急轉而下,2008年通貨膨脹馬上就浮出水面。
貨幣供應量過大造成的第二個負面影響就是資產泡沫的增加。2009年一季度信貸增加那么多,而且信貸主要是給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事實上一時不可能有很多項目說上就上。另外,產能本來就過剩,有一些國有企業覺得上項目沒有多大的收益,所以相當大一部分資金進入了股市。我們做了一個測算,2009年上半年進入股市的資金大概是2萬億左右。當然這個測算可能不是很準的,也沒有人公布確切數據。2009年上半年股市給抬上去了,這是很不正常的,因為經濟在下行,經濟zui低的時候是2009年一季度,而股市上到3300點,這是不正常的。就是因為大量的貨幣放出去以后,沒有往實體經濟走,而是往股市走了,當然這是不可持續的,2009年整個經濟情況是比較低迷的。所以到下半年,又有相當多的資金撤出股市,上半年的3300點只是曇花一現。但是2009年房市上升了,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地價的抬高。當時地王很多都是國有企業,它們從銀行拿到貸款,也得想辦法投資,增加生產能力行不通,就投到股市和房市。當時北京的一塊地,起價是18億,zui后拍到40.6億。由于地價的快速增加,房價跟著就往上漲。
貨幣供應過量造成的第三個方面負面效應就是地方政府債務的增加。大量的銀行貸款給了地方政府,那個時候銀行鼓勵借錢的,因為當時要刺激經濟。根據審計署2011年6月的報告,地方政府的總債務是10.7萬億,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政府沒有還債的能力,也就是說它的債務超過了它的財政收入。為了向銀行借錢,各地成立了許多投資平臺,大概有8000家,不僅僅是省里有,市里也有,甚至縣里也有。我到下面去,有的同志跟我說,不借是傻子,借少了更是傻子,借了還想還那是傻子。
當然現在有的經濟學家說地方債務還是在可控的范圍之內,理由是說因為地方政府的總債務沒有超過警戒線,這是對的。但是有一點,那些借債少的省或還債能力強的省,能夠幫助那些還債能力差的省還債嗎?不可能。所以,現在中央非常重視治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而且允許四家地方政府自己去發債,自己發債自己還。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值得重視的。
大家看到,我們原來的這種增長模式就是依靠投資、外需這種增長模式,它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人大都提出來要轉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更多的依靠內需,特別是依靠人民群眾的消費。
我曾經在《人民日報》上發過一篇文章,講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際上是三個外轉內:一是要從依靠外需更多轉向依靠內需;二是從外延性增長更多轉向內涵性增長。外延增長是做加法,內涵增長是挖掘內部潛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勞動生產率的問題一定要重視,前一段有人說漲工資會導致通貨膨脹,這個話有部分道理,如果只漲工資,勞動生產率不提高,那肯定要造成通貨膨脹,如果工資和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是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三是從外生動力更多轉向依靠內生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三講到這一點,所謂外生動力就是政府的政策、政府的支持等,這些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靠企業內部的創新、企業職工積極性的提高。
我們在2003年到2007年經濟增長的很快,是兩位數的增長,但是這樣高的兩位數的增長,環境成本也是高的。我們計算過2005年的環境成本,環境污染、能耗高和生態破壞的代價占GDP的13.5%。而當年GDP的增長只有10.4%,這意味著我們在把環境債務留給子孫后代。所以中央領導同志一再講,我國經濟原來的模式是不穩定、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為了改變這個情況,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近期經濟形勢對我國的影響
我在2009年的金融論壇上曾說過,看來發展中國家已經逐步擺脫了金融危機,發達國家走上了曲折起伏的復蘇之路?,F在看來確實是這樣的,我們看三大經濟體的情況。
美國的問題在哪兒?*,美國的債務非常嚴重。大家知道為了提高債務上線,美國兩黨之間爭執不下。當時有人說如果不提高債務上線弄不好美國政府要關門了。我說,請放心,民主共和兩黨無論怎么斗,zui后肯定要達成協議。但是通過這件事也讓美國老百姓看到,這兩黨把黨派利益*于國家利益之上,這也是占領華爾街的原因。第二,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一般在9%左右,zui高9.2%,zui近下降了一點,大概8.5%。第三,美國的銀行系統受金融危機沖擊以后,還沒有*恢復過來。銀行系統的高管還拿著很高的工資,這也是人民群眾不滿憤而占領華爾街的另外一個因素。第四,地方政府大量負債。第五,美國中期選舉以后,共和黨在眾議院占了多數,這樣對奧巴馬的一些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會造成影響。
我zui近剛去美國巡回演講,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盡管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的實力受到比較大的削弱,但美國的總體實力在世界上還是zui強的,并不是馬上就要跨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所謂失去的20年,實際上2010年日本經濟確實有一點起色,但是沒想到發生了大地震并引發大海嘯及其后的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日本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使其復蘇速度受到影響。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可以從債券收益率來看,它的債券收益率只有1%。
日本政治zui大的問題就是首相更迭太頻繁。我到東京大學講學,一個副校長跟我開玩笑說,日本首相的生產率很高,20年之內換了15個首相。首相更迭頻繁,經濟政策很難持續,整個政策都會受到影響,而且沒法跟世界各國的建立友誼,沒有辦法建立長期的比較穩定的關系。
關于歐洲大家zui關心的就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所謂主權債務危機,簡單說就是政府欠債,還不起了。主權債務危機有三種類型:*種情況是政府本身欠債,像希臘和葡萄牙。希臘加入歐盟的時候是高盛幫它做了假,它當時就不符合條件,加入歐盟以后,因為它是比較落后的國家,所以借款比較容易。希臘大量借錢,一是搞高福利,二是搞投資。希臘的失業救濟金每個月是600歐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福利,希臘的失業者每年能有1萬歐元的收入,這在我國是很好的收入了。而這樣的福利并不是靠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支撐,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靠借債來支撐。希臘還搞了一些沒有效益的投資項目,這里包括由于腐敗造成的問題和決策錯誤造成的問題。希臘的產業主要是航運業、旅游業、僑匯。金融危機以后,航運業受到很大的打擊,旅游業受到很大的打擊,希臘有很多人失業,所以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在2008年底就開始暴露,首相宣布,希臘還債有問題。葡萄牙也是類似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銀行欠債把政府拖進去了。zui早是冰島銀行大量負債,政府要救銀行,銀行把政府拖進去了。但冰島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有加入歐元區,所以它可以利用貨幣貶值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冰島基本上已經恢復過來了。其他的國家就不行了,沒法搞貨幣貶值,包括愛爾蘭、西班牙、意大利都是這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是政府的投資平臺出問題了。比較典型的就是迪拜,政府投資平臺出問題,把政府給拖進去了。
解決主權債務危機的辦法,一個辦法是借新債還老債,但人家看見你出現危機了,不肯借給你了,所以現在借新債比較困難。現在只能請求貨幣基金組織借新債給它,否則到時候還不了前面借下的債,就違約了,那問題就會變得更嚴重。如果別人不肯借新債,就只有自己發行債券,還得給很高的收益率,人家才愿意買,現在這些新發債券給的利息都是兩位數,這非常危險。還有一個辦法是和債權人談判,所謂債務重組,實際上就是部分違約。原來已經談好利息、還款期,現在要減息、延期還款。
不管怎么說,借新債還是要還的,債務重組還是有債的,真正要解決問題靠什么?一是靠縮減政府開支,二是減少福利,三是出賣國有資產。當然這些辦法都是不受歡迎的,減少政府開支,公務員工資降低,公務員就游行示威;減少福利開支,老百姓就得游行示威;出賣國有資產也會受到阻力,我2010年12月份到西班牙正好趕上機場大罷工剛結束,因為傳出消息說西班牙政府要把機場民營化,就是賣掉機場。機場大罷工導致機場整個癱瘓,zui后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出動*去管,大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對軍管很熟悉,但在國外很少出現這樣的現象。但是不賣國有資產也不行,據說這次希臘要賣500億歐元的國有資產,包括一些港口。
其實歐債危機zui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歐元區國家貨幣是統一的,有統一的貨幣政策,有歐洲央行來統一,但是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各國的財政政策預算還是各國的,這樣沒法控制。歐元區有進來的標準,沒有退出的標準,這就容易造成違規的人可以多拿到錢。面對這種情況,又不可能用貨幣貶值的辦法來解決競爭力問題,因為歐元的數量不是由各國發行的,而是由歐洲央行發行的。比如希臘遇到金融危機,收益減少,就等于希臘歐元的貨幣量減少了,但卻沒法用貶值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歐債危機的前景,現在大概是這樣看的。*,到現在為止歐元區國家還是希望維持歐元區不崩潰。因為歐元區內部的貿易量很大,德國在歐元區內部的外貿是有很大順差的,如果歐元區崩潰,那么德國要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德國議會很輕松就通過了把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提高到1萬億的提案,因為它明白如果不救希臘這些國家,zui后它也好不了。但是老百姓不愿意,老百姓說憑什么我們辛辛苦苦賺的錢要借給那些懶漢,所以老百姓游行。但是議員們心里還是很清楚的,到現在為止還是要救。但是也提出一條,財政政策也要統一。財政政策統一就意味著希臘要讓度部分國家主權。在這個問題上,zui近開完會了,情況還可以,歐元區17個國家都同意。另外歐盟26個國家大部分也同意,只有英國堅決反對,弄不好英國就被邊緣化了,因為英國本身跟美國的關系比較密切,英鎊也沒有參加歐元區,另外還有三個國家說還需要經過議會的批準。總體來說,歐元區將進一步緊密,而不是崩潰。
第二,zui近對歐元區有幫助的是俄羅斯參加了世貿組織,這是剛剛通過的。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實際上對德國zui有利,對歐元區也是有利的。有人問我如何看歐元區崩潰的可能性?我曾經講過崩潰的可能性40%,現在看來可能是35%,就是存在的可能性大于崩潰的可能性。但是有一點,如果它的銀行繼續惡化下去,老百姓又不同意緊縮開支,那么就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因為根據歷史的統計,凡是實行緊縮政策的政府,有一半以上在下次選舉中要丟掉政權?,F在西班牙和希臘的政府都換了,葡萄牙也換了,意大利也換了,如果新政府上來不能有好的政策,銀行的情況又進一步惡化(zui近世界幾大評級機構把歐洲銀行的評級又降低了),那么情況會更加嚴重。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可能產生哪些影響?我國對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當然是抱著歡迎的態度。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初,俄羅斯和我國一樣,也提了很多保護性條件,因為要減少對國內經濟的沖擊。但是我想總體上看對我國經濟發展還是有利的,因為我國跟俄羅斯之間的關系這幾年還是在不斷發展的,彼此的經濟存在著比較大的互補性。俄羅斯是個能源出口大國,但是由于原蘇聯以重工業為主,所以它的輕工業產品相對差一些,但是它的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還是有很強的基礎,所以中俄兩國確實有互補性。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它的經濟將進一步融入經濟化,這樣對中俄兩國之間貿易關系的發展也會有更大的幫助。
這三大經濟體的危機對我國經濟有什么影響?
*個影響,很明顯的是需求減少了。我們zui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美、日,它們的外需減少了,我們的對外貿易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商務部也估計了,2012年的外貿增速會減少,我們還是要靠開拓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的市場來彌補。
第二個影響,由于這三大經濟體繼續實行經濟刺激計劃,這樣流動性過剩的情況還會繼續存在。像美國的基準利率是0到0.25%,歐盟原來是1%,2010年上半年提了兩次利息,提到1.5%,下半年又降回1%。日本更是0%到0.1%。美國還搞了一次扭轉操作,就是賣出短期債券,買入長期債券。這樣大量的貨幣供應,會對世界大宗商品的價格產生影響。現在石油在100美元上下,其他的大宗商品由于需求減少,雖然價格有所下降,但總體來看,還是在比較高的位置。這對我們肯定是有影響的,因為中國現在是*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特別是石油,現在我們的進口量在2億噸左右,就是14億桶。如果石油每桶漲價10美元,相當于中國人民每個人要多拿出10美元。zui近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制裁伊朗,如果伊朗不出口石油,石油可能要漲到250美元一桶。不管怎么說,石油肯定要漲。
第三個影響,因為它們實行低利率,這樣會迫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提高利率來對抗輸入型的通貨膨脹。由于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所以情況還好點。巴西就*了,巴西現在的利率是11%,高利率肯定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所以據說巴西今年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是0%。
第四個影響,盡管美元近來好像是升值了,這個升值也是有原因的。但長遠來看,美元貶值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人民幣現在的貶值是暫時的,人民幣升值的長期趨勢還是存在的,這樣就會對我國的外匯儲備造成威脅。
關于中國外匯儲備的安全性問題,有沒有比較好的應對辦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了3萬億美元,我們在前幾年做過一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的外匯儲備大概需要多少呢?這要分兩類,一類叫戰略性儲備,包括三個月的進口量、援外的支出、外資公司在中國賺的錢要允許匯回本國去。另一類叫戰術性儲備,包括企業要對外投資、人民群眾出國要換外匯等。如果允許自由兌換,戰術性儲備就不需要了,隨時可以換,但戰略性儲備總是需要的。
根據我的研究,GDP的20%的外匯儲備應該足夠了。現在我國GDP總量是5萬多億美元,也就是1萬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儲備是足夠的。我們拿日本來做參考,日本的GDP和我國差不多,日本的外匯儲備接近1萬億美元。
超過這么多怎么辦?現在主要用于購買美國債券上,公布的數據是1.14萬億美元,實際上這還沒有包括民間買的一些債券等,前一階段有人估計是1.4萬億美元,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需要承擔美元貶值的風險,我們估計美國不會賴債,但是想讓它還本恐怕不可能,它只能給我們利息,還本恐怕短期還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是需要多元化分散我們的外匯儲備。但是現在也難,因為日本和歐洲的經濟狀況都不太好。二是要加強對外投資,現在傳說要成立第二個對外投資公司,這是有可能的,鼓勵企業加強對外投資。三是適當增加一些進口,這也使貿易更加均衡,減少貿易摩擦。以前我們主要是進口生產資料、原材料等,現在看來由于人民群眾需求的變化,也可以進口一些消費品,通過這樣來平衡外匯。但是如果一下減持美元債券太多的話,我們自己也吃虧,因為我們減持它就掉價,一掉價我們就吃虧,所以只能悄悄減,近兩個月減了一兩百億美元,不能大量減,這里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
第五個影響,現在人民幣為什么貶值?由于美、歐、日特別是美國急于去杠桿化。所謂去杠桿化就是減少負債。減少負債就會抽資金回去,zui近美國一些銀行把它們持有的我國銀行的股份賣了,變成美金回到美國去了。由于去杠桿化,對美元的需求量就增加了,這就意味著美元的價格上漲。
2012年我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根據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明年要穩中求進,穩增長、穩物價、穩貨幣供應、穩定社會。從增長來看,明年我國GDP增速肯定會到9%以下,介于8%到9%之間,我估計明年經濟增速是8.5%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證增長,如果增長率下降很多,對于失業率等都會有影響。
關于物價,zui近大家覺得比較樂觀,有一些經濟學家也比較樂觀。連續四個月物價同比大幅下降,8月是6.5%,9月是6.1%,10月是5.5%,11月是4.2%,有一些人估計明年將到4%以下。我認為不能這么想,因為我們公布的數據是同比,2010年11月、12月物價比較高,2011年的下降跟2010年的高有關系,在統計學上這叫翹尾因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影響通貨膨脹的幾個主要因素并沒有消除。一是貨幣供應。我們的貨幣供應現在遇到兩難,從適度寬松變成穩健,實際上就是收緊了,但是一收緊,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不能收的太緊。如果收緊了,首先是現在在建、續建的項目沒有資金,變成半拉子項目,這不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就是要保證在建和續建項目,因為這些項目不建成發揮不了效益。其次是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將面臨更大困難,現在已經貸款難了,再收緊將更難。其三是地方政府還債困難要增加。其四是如果再提高利率,由于國外都是低利率,它們可以借錢到我國來套利,所以利率不能提太高。2012年提利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提也提不了多少,可能更多地是通過降低儲備金率,釋放多一點貨幣。現在看來,如果2011年是穩健里面從緊的話,2012年可能是穩健里面適當放松一點,但還要保持一個穩的態勢。2011年銀行的信貸增加量大概是7.5萬億,明年估計也就8萬億左右,大概就這樣一個幅度。
我現在zui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金融如何更多支持實體經濟。前一段我就講過,現在搞實體經濟利潤不多,所以有錢人的錢并不是投到實體經濟上去,包括銀行都是去投其他的東西,甚至放高利貸,上市公司有60多家去放高利貸,銀行也變相的去放高利貸,這就很嚴重了。企業借不到錢,銀行放高利貸*,這不是一個好事,所以我們強調金融一定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講過,資金是經濟的血液,銀行是經濟的心臟。如果心臟壞了,血液供血不足,那經濟怎么可能好?
再有一個就是中小企業的問題。我講過大型國有企業是骨架,中小企業是肌肉。如果一個經濟光有骨架,沒有肌肉,那不就成了骷髏了嘛,這怎么行?所以現在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問題,一定要努力加以解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大政方針已定,2012年就要堅決貫徹執行,同時要注意強調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加關注中小企業,關注民生。這就是2012年的經濟工作更加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正在出現,可能在2013年下半年新一屆政府上臺半年左右爆發,標志是房地產泡沫破滅、銀行問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爆發,社會問題出現,甚至在一定范圍內出現動亂。關于這一點,我一再講我是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但也不是盲目樂觀。我們看到嚴峻的挑戰是存在的。我剛才說了,如果銀行的發展脫離了實體經濟,只是為自身謀取更高利益的話,它會變得跟國外銀行差不多。當前也是我國社會矛盾的高發期,維穩的任務很重。但維穩的方式還需要改進,一方面要加強社會管理,另外一方面也要建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通過教育和管理兩方面的手段來維持社會的穩定。
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國家有我們國家的特點,這些特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們的穩定。我們國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不像國外搞多黨制,我們的好處就是決策比較快,而且能夠看的比較長遠。搞兩黨制或者多黨制的國家,它們的執政黨為了執政,容易犧牲國家的長遠利益和大局利益。
另外,我們還是要堅持改革開放?,F在改革開放受到了一些質疑,一些人抓住改革開放出現的一點問題,抓住現在社會中出現的腐敗等負面現象,就否定改革開放。大家可能都看到這樣的苗頭了,這是zui危險的。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說,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停止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沒有改革開放能有現在這樣的生活水平嗎?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所謂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剛剛改革開放講三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現在我們哪個老百姓沒有這些?縱向的比,確實有不少進步,沒有改革開放這些都不可能,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胡錦濤同志出席入世10周年論壇就是在表明一個姿態,這說明我們必須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
中國的問題盡管多,但是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還是有希望的。我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一個演講中說過,改革確實進入了比較困難的時期,我們要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法治和人治的關系;二是公平和效率的關系;三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四是集權和分權的關系。處理好這四個關系,我們才能進一步推進改革。在開放方面,我們還是要進一步提高開放的水平和質量。由于時間關系,就不展開了